2006年初三质量检测政治试题
题号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总分 |
得分 |
|
|
|
|
|
|
一、单项选择题(每小题2分,共36分)
1、帝国主义没有也永远不可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是········( )
A、中国封建势力的反抗 B、外国的支援 C、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
2、新中国成立后,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最广泛、最深刻的变革是指( )
A、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、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
C、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杜会主义制度的建立
3、为了最终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,党和政府制定了的基本方针是( )
A、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 B、相互尊重、高度自治 C、高度自治
4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社会的主要矛盾是······( )
A、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、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
C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
5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是···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可持续发展 B、晚婚、晚育,少生、优生 C、不到晚育年龄不许生育孩子
6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,提出“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绿水青山”的口号,这体现了( )
A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B、经济发展与资源、环境的利用、保护相协调
C、经济发展与长远利益相统一 D、控制人口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相统一
7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,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、以个体经济为主体
C、以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
8、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是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党中央领导全体人民 B、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
C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 D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
9、下列属于通过合法方式先富起来的是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赌博暴富 B、种果养鸡致富 C、通过诈骗发了横财 D、偷税漏税发了横财
10、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是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振兴中华 B、努力学习、立誓成长 C、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
11、青藏铁路在施工中专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活动留有桥洞,以保护这里比较脆弱的生态。这体现了我国实施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以德治国方略 B、科教兴国战略 C、可持续发展战略 D、西部大开发
12、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 B、社会主义制度 C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
13、“天下皆贫我独富,我富也贫;天下皆富我也富,此为真富。”这种致富观体现了( )
A、先富要带动后富,走向共富 B、不允许先富,可以防止两极分化
C、实现贫富均等,可以防止两极分化 D、同时、同等富裕
14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·······( )
A、发展“三个面向” B、培养“四有”公民 C、服务于人民大众
15、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为人民服务 B、集体主义 C、爱国主义 D、“五爱”
16、青年时代是成长的最佳时期。但是,能否成长,关键在于···( )
A、遗传和机遇 B、家庭环境和富裕程度 C、自己的勤奋努力
17、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·······( )
A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建设 B、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
C 、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建设 D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
18、下列诗词中,能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是····( )
①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 ②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 ④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 ⑤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 ⑥树不修不成材,儿不育不成人。
A.①②③⑤ B.②③⑤ C.②④⑤⑥ D.①③④⑥
二、多项选题(每小题2分,共16分)
19、我国社会主义仍处在初级阶段,是因为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,地区发展不平衡 B、我国人口众多、自然资相对贫乏
C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,体制不够健全 D、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
|
1978年 |
1990年 |
2002年 |
我国国内生产总值(亿元) |
3624.1 |
18547。9 |
102398 |
我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(元) |
343.4 |
1510.2 |
7730 |
20、在抗击“非典”的战役中,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为实践了“三个代表”的重要思想。“三个代表”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
C、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
21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
C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历史阶段 D、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
22、最近几年,我国北方接连发生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。这自然灾害告诉我们( )
A、人类与自然不能和谐共处 B、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
C、经济的繁荣必须要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
D、必须正确处理经济、社会发展与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的关系
23、维护民族团结,中学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,我们应做到···( )
A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
C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D、尊重各民族的自由权利
24、下列关于艰苦创业精神的说法,正确的有··········( )
A、任何理想的实现过程,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
B、离开艰苦奋斗,再美好的理想也不能实现
C、艰苦奋斗只是艰苦年代才有的精神
D、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,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的保证
25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,表现为······( )
A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、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
C、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D、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
26、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”面对升学和就业的问题,正确思考应该是( )
A、考上高中、上大学才是我们的惟一出路 B、只要生活安逸,父母有钱就可以
C、把内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,勤奋学习,立志成才
D、选择就业不仅要从实际出发,更要以祖国需要为重
三、简答题(每小题6分,共12分)
23、“我们唱着东方红,当家作主站起来;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,改革开放富起来;继往开来的领路人,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,高举旗帜开创未来。”
(1)“站起来”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中国人民是什么时候开始“站起来”?(3分)
(2)我们能够“站起来”、“富起来”、“开创未来”的原因是什么?(3分)
24、2002年2月1日,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。江泽民向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黄昆颂发了奖励证书和奖金。
4月1日,“神州”三号飞船在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,在预定区域内准确降落,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。
(1)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?(2分)
(3) 面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,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办?(4分)
四、判断分析题(每小题6分,共12分)
25、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。
26、50多年来,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,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。所以现在不需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了。
五、分析说明题(共24分)
27、材料一:我国土地荒漠化、沙化呈局部好转、整体恶化之势。仅2002年全国水土流失
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,占国土总面积的37.1%,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,占国土
总面积的17.2%;风蚀191万平方公里,占国土总面积的19.9%。
材料二: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,自然资源总量大,种类比较齐全。目前世界
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,我国已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137种。
(1)上述二个材料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,面临着哪些方面的问题?(3分)
(2)面对这些情况我国采取了什么战略? (3分)
(3)在保护生态环境上,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从我做起?(6分)
28、材料:甲、乙两乡相邻,自然条件相似。甲乡领导集中主要精力发展经济。他们聘请农业科技专家,指导农民栽培荔枝、核桃、茶叶及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银杏,同时坚持开展理论、科技、文化、法律“四进家”活动。全乡出现了100多个“科技示范户”,社会风气好转,环境优美,农民人均收入由1998年的1618元提高到2003年的3816元,面貌日新月异,实现了共同富裕。5年过去了,乙乡领导、群众虽强守传统农业苦心经营,但人均收入却仍在1600元左右徘徊。 根据这则材料,回答下列问题:
(1)对共同富裕你是怎样理解的?(2分)
(2)甲乡先富起来符合我国的什么战略要求?这个战略的具体工作有哪些?(6分)
也许您也喜欢下面的试题:
2007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
2006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
2007-2008年八年级下册期中地理测试题
2008年中考地理综合复习题
2002_2005常州中考部分试题汇总
2006初三政治复习试题
广东花都区2005--200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政治综合测试…
2006级初三政治测试题
2005¬¬----2006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开卷题
2003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思想政治试卷
2004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思想政治试卷
2005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思想政治试卷
临川区2006年九年级政治统考试题
05-0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政治期中考试题
2006年安徽中考模拟试题(一)及答案
2005-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政治月考试卷06/3
2005年初三思想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(前言-第一课)
2006年白云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(一)
2006年黄埔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
2006 年 初 三 综 合 (模 拟) 测 试 试 卷
2006年番禺区九年级政治综合练习(一)
增城市2006年初中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政治科试题
海珠区 2006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
荔湾区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(一)
花都区2005--200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政治综合测试题
湖北省黄冈巿2006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思想…
泉州五中 06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政治试题
泉州一中06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政治试卷
南通中考2006政治试题
2006届初中毕业班思想政治总复习模拟试卷(三)
Tags: 2006年初三质量检测政治试题
- 教学资源导航
-
人教版教学资源导航(一)语数英物化
-
人教版教学资源导航(二)政史地生
-
人教版教学资源导航(三)音乐美术
-
其他版本教案 北师大苏教版等
-
其他版本试题北师大苏教版等
-
其他版本课件北师大苏教版等